公务员
当前位置:
  • 首页 >
  • 公务员
  • >
  • 行测职测解题技巧:定义判断真题讲解9月9日(三)

行测职测解题技巧:定义判断真题讲解9月9日(三)

2021-09-0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公务员招考公告历年真题32学苑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B项:任何人的话都相信与任何人的话都不信,属于上反对关系,不符合定义要点,排除。

C项:所有人都看与所有人都没看,属于上反对关系,不符合定义要点,排除。

D项:起初与随着调查深入,不在同一时间,不符合定义要点,排除。

故本题选A。


【题目考点】

70150 /单选题 /|考点,行测,判断推理,定义判断,心理类

虚假同感偏差也叫虚假一致性偏差,是指人们常常会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在认知他人时总喜欢把自己的特性赋予他人身上,假定他人与自己是相同的,而当遇到与此相冲突的信息时,会坚信自己信念和判断的正确性。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虚假同感偏差的是(    )。

A.小明非常喜欢玩网络游戏,经常逃课去玩游戏,他认为那些整天学习的同学,是因为家里看得紧想玩却玩不成

B.张某和李某都是人文学院的青年教师,经常在一起讨论学术问题,两人往往各执一词,都认为对方是错的

C.妈妈边带孩子边做家务,干得大汗淋漓,就把自己的外衣脱了。她生怕旁边的孩子也热着,就帮孩子把衣服也脱掉了,导致孩子受凉感冒

D.有一些大学生会挂着广告牌在校园里闲逛以获得报酬,他们认为那些不同意挂的人是自命清高的胆小鬼,而不同意挂广告牌的人会认为同意挂的人是装疯卖傻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心理类定义判断。

第一步:分析定义要点。“虚假同感偏差”的定义要点:①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把自己的特性赋予他人身上,假定他人与自己是相同的;②当遇到与此相冲突的信息时,会坚信自己信念和判断的正确性。

第二步:分析选项,确定答案。

A项:小明喜欢玩网络游戏,认为其他同学也喜欢玩符合①,只是家里看得紧而玩不成符合②,符合定义,排除。

B项:讨论学术问题而产生争执,不符合①,当选。

C项:妈妈觉得自己热,就觉得孩子也热符合①,把孩子的衣服脱掉了符合②,符合定义,排除。

D项:挂广告牌的学生认为不挂的学生是自命清高,不挂广告牌的学生认为挂的是装疯卖傻,符合①②,符合定义,排除。

故本题选B。


  • 1
  •  
  • 2
  •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