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
当前位置:

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类型

2018-08-0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浙江教师招聘交流群:287234887|微信公众号:浙江招教|

浙江教师招考公告浙江教师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1.误解词义,望文生义

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等特征,理解时需追根溯源,准确把握其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切忌主观臆断,只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

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万人空巷”意思是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到了大街上。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事物把许多人都吸引出来了。不能望文生义理解为“巷子里静悄悄的,空无一人”。)

2.用错对象,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美轮美奂”的“轮”是“高大”的意思,“奂”是“众多”的意思,适用的对象是高大的建筑物而非人物形象。)

3.褒贬误用,情感错位

成语也有感情色彩,运用时如不注意其与全句大意是否一致,就会造成错误。

例: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处心积虑”意思是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此处贬义褒用,使用不当。)

4.谦敬失当,不合语境

有些成语带有谦虚意味,只能用于自己;有些带有敬重意味,只能用于他人。遣词用句的时候要注意得体有礼,要让词语的谦敬色彩与语境保持协调一致。

例:王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产品质量的好建议。(“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属于谦辞,此处用于别人,谦敬不当。)

5.语义重复,自相矛盾

语义重复主要表现在,成语的部分意思与句中的某个词语意义重复,造成赘余或矛盾。

例:提起抗日战争,当年的情景又历历在目的浮现在这位老人的眼前。(“历历在目”指过去的情景清清楚楚地浮现在眼前,与后面的“浮现在……眼前”重复。)

6.搭配不当,不合习惯

有些成语还应该注意它的词性用法以及它的词义轻重与语境是否协调。

例: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司空见惯”意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用不恰当。)

7.不合语境,生搬硬套

成语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使用的,必须符合语句表意的需要,且与所在的语境保持一致,否则就会有不合语境的毛病。

例: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大人喜欢孩子,孩子也喜欢大人,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相濡以沫”比喻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这里的环境却洋溢着幸福的气氛,不合语境。)

8.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没有错误,但从逻辑事理的角度推敲,对比成语的意义和整个句子的语意,就会发现成语的意义和句子的语意矛盾。

例: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安土重迁”指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不愿轻易搬迁,形容留恋故乡。而这个句子的意思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乐意告别家乡,词义与句意相反,导致前后矛盾。)

9.形近混淆,表意错误

一些成语,从表面上看,它们的构成语素十分相近,但意义却相差很大,如“一挥而就”与“一蹴而就”,“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等。

还有一些成语,构成语素比较相近,意义也很接近,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指日可待”“拭目以待”,“另眼相看”与“刮目相看”,“一笔抹杀”与“一笔勾销”等。

例: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人听闻”易与“耸人听闻”混淆,“耸人听闻”意思是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该句应用“耸人听闻”。)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