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壮阔四十年,中华民族昂然奋进新时代。在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绩的背后,我们依然面临城市蒙尘不见蓝天、高温暴雨肆虐、黄沙漫天等恶劣环境。究其原因,是长期忽视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结果,也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亮眼经济数字的结果,更是监管缺位、惩处乏力的结果。故此,建设生态文明,满足人民群众对碧水蓝天白云的无限向往已是刻不容缓。
奏响生态文明乐章,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浙江湖州安吉余村是“两山论”发源地,是生态文明建设典范。曾是矿山、水泥厂遍布,以掏空青山“卖石头”致富,却污染了水源和空气,得不偿失。最终痛定思痛,关停矿山水泥厂,恢复了绿水青山,收获了金山银山。安吉余村的“绿色蜕变”告诫我们:必须摒弃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漠视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浅薄之见。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好的发展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惟有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念,不做“吃祖宗饭、砸子孙碗”之事,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续写生态文明新篇,必须推动形成以可持续发展为基底的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环境和资源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条件,为弥补因经济活动和生活需求而被破坏消耗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近些年来,国家公布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新能源汽车提供补贴,倡导市民低碳出行并进行科学垃圾分类,都生动印证了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经济、生活领域,而传统的、粗放的生产方式已不再适应当下高质量和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国家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攻坚行动,围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统筹布局,这是顶层设计的前瞻性、战略性体现,我们每一个普通公民,也应当响应国家号召,从身边小事开始,以点滴之行,汇成生态之源。
绘就生态文明蓝图,必须坚守“三条线”,实施史上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蓝天、碧水、青山不仅是美丽风景,更是民生福祉。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丽生态环境的向往,实现美丽中国之梦,我们当携手同行,孜孜不倦地朝着这个伟大目标奋进!
更多公职备考资讯,添加章老师微信咨询: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