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时提出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到如今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无不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而当前,仍有部分地区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疯狂的破坏生态,造成资源枯竭,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长此以往,必会阻碍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可见我们必须在生态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实现保“红线”与变“红利”的良性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守住“红线”,坚持生态保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可见,生态环境保护,红线不能逾越。近年来,扬州市确立“治城先治水”理念,采取生态修复等综合措施,对城区的黑臭河道进行全面整治,用实际行动助力水生态文明建设。
变现“红利”,合理生态开发。保护与开发二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一味保护绿色生态,则群众致富难,一味只谈发展,则群众健康难。唯有把握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才能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中国政府必须在生态与经济之间寻求中间点。而绿色发展理念就是中国政府在探索过程中得出的结论。
如今,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更应要抓住生态环境质量,创新发展思路,利用自然优势,以保护守住“底线”,以开发实现“发展”,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享绿水青山中释放出的宝贵生态红利,让绿水青山成为增进民生福祉最靓的底色,展现中国山青水秀的美景,推动富足和乐的盛世,彰显神州大地的自信自强。
更多公职备考资讯,添加章老师微信咨询: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