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
当前位置:

2019年浙江省考申论冲刺热点专题(十二):进与退

2019-05-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人物事例】

★事例一:倪大红

“小鲜肉”当道、流量为王的演艺圈,曾经的倪大红也有年龄焦虑,怕演自己喜欢角色的机会越来越少。遇见“苏大强”,一切豁然开朗。他倒是没因为苏大强这个角色改变什么,“该吃的吃,该睡的睡,觉得还跟往常一样”。但突然火成这样,让倪大红想着“避一避苏大强的风头”我现在拿个什么东西能够拽在苏大强之上,我不知道,而且我现在也没有寻找到,我觉得我还是回去演话剧。

再过不久,倪大红主演的话剧《银锭桥》将上演。每当在影视表演中遇到瓶颈期,他便会回归话剧舞台进行沉淀。田沁鑫导演的《生死场》《赵氏孤儿》,林兆华导演的《银锭桥》,他在这些戏剧表演中积累并将自己的演技升华。他也直言,舞台上表演和在镜头前表演并不分家,“舞台是锻炼演员的地方,带着舞台的基础站在镜头前,演员是有内容的;镜头前表演有全景、近景,甚至还有特写,对我来说其实更难。”

与对曝光保持距离不同的是,生活中的倪大红,有着和年龄背道而驰的“潮”——前不久的《都挺好》主创庆功会上,年纪最大的倪大红反而是穿着最时尚的。他也答应拍了些杂志照片,“拍的都是比苏大强还能作的那种”。有年轻粉丝这样调侃他:身穿豹纹服,脚踩AJ鞋(Air Jordan潮流鞋的缩写),变身狂野男孩拍杂志。他这样解释自己的着装风格:“只要穿着舒服、得体,这也是对他人的一个尊重,也没有刻意去穿,就是觉得挺舒服,挺适合我的。

★事例二:姚崇

一代名相姚崇,历任过三朝的宰相,在初唐的多次政变和宫廷斗争中都得以保全自身,三登相位,最后功成身退,得一世好名。可见,这与他在政治上的变通,懂得进退,明白得失不在一时有着密切的关系。

武则天时期,姚崇凭借出奇的才干得到武则天的赏识,当上了宰相。后来,武则天身边的两位男宠张氏兄弟得宠,开始主持朝政。一日,一个术士告诉张昌宗说他有 “天子之相”,须建造寺庙才行。张氏兄弟让十多名高僧去造寺庙,被时任宰相的姚崇所知,遭到姚崇的强烈反对,于是张氏兄弟便在武则天那诽谤姚崇。姚崇主动向武则天请命:“北方突厥多次侵犯边境地区,朝廷多次征兵对抗,依旧未能止息侵犯,臣愿担任安抚大使平息战乱。”武则天只好撤了姚崇的宰相职务,调任姚崇为安抚大使。临行前姚崇向武则天推荐说:“张柬之深沉稳重有谋略,能决断大事,要赶快任用他”张柬之被任名宰相之后,不久联合五位大臣密谋除掉了张氏兄弟。

姚崇因为得罪张氏兄弟,遭受诽谤,主动向武则天请辞到边远的地区。不仅避免了武则天的为难,还避免了与张氏兄弟的正面交锋。他知道很多官员倒向得势的张氏兄弟那边,倘若此时与他们相斗势必会两败俱伤。他表面上去做安抚大使,实际为退一步以保全自身。临行前他又推荐张柬之实乃维护自己的势力。姚崇一退一进,以退为攻不仅扭转了局势消灭了对手,还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因此他平安地度过唐朝前期最为动荡的岁月,避免一次性命攸关的政治灾难。

【精选开头】

进退留转是经常遇到的现实问题。往往“进”者得意,“退”者失意,“留”者惬意,“转”者在意。面对人生的进退,各种心态千变万化,各种角色粉墨登场,心浮气躁者有之,急功近利者有之,不择手段者有之,随遇而安者亦有之。对进,始终保持一颗责任心和进取心,不骄不躁,谦虚谨慎;面对退,始终抱有平常心,泰然处之。在“进”中求稳,在“退”中求进;在“留”中守成创新,在“转”中精彩转型、华丽转身。

【参考论点】

★文章标题:进与退

★分论点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进,需要定力与毅力

★分论点二白发渔樵江渚上,观看秋月春风退,同样需要魄力与勇气。

★分论点三“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攻守,进退有节,方能抵达新境界。

【精选结尾】

明朝高景逸有言:“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对个体来说,日常言行中讲一点“留余”,进有度、退有则,就不难实现“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最终抵达“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的精神境界。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